在6~16岁的在校学生中,约17.5%的孩子患有精神障碍;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配资炒股网,超2800万人……每隔一断时间,就有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数据发布,随之登上微博热搜,被快速传播。
但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瑜来说,冰冷的数字后面是一个个孩子,她更关心的是:孩子们到底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痛楚和挣扎?
陈瑜在意孩子们的想法,是因为她创办了“少年大不同”家庭教育平台,里面有个青少年访谈栏目“少年发声”,是一个孩子们可以自由倾吐的树洞,能听到全国各地孩子们的真实声音。
为舆论场上普遍失声的孩子们专门开辟一个栏目,实属偶然。在一次讲座直播前,她照例在报名的家长群里收集各种关心的问题,最后统计发现,将近1000条问题中,都是家长在说孩子们的各种不是、不堪、不可理喻,字里行间弥漫着焦虑、无措和哀怨。
陈瑜并不认同这些“控诉”,家长们的表述让她感到气愤。她曾在上海知名新闻媒体工作了近20年,在一种职业本能的驱动下,产生了采访念头,想找一些孩子聊聊,家长究竟做了什么、亲子之间发生了什么,孩子才变成被“控诉”的样子?
2021年7月,陈瑜把和16个孩子的对话写成《少年发声:孩子们倾吐的树洞》,其中最小的才小学一年级,最大的高中刚毕业,都把陈瑜当成大朋友,告诉她:有时生气,恨不得一脚把6岁的弟弟踹飞;妈妈非常信任和尊重自己,才在没有上任何补习班的情况下,做到小学班级前十,初中年级前十;心情很抑郁的时候,忍不住悄悄爬上学校窗台……孩子们谈的内容,陈瑜没有改动和润色,只是做了顺序调整,最大程度上还原了他们的想法和情绪。
《少年发声》出版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5次加印。陈瑜在“后记”里留的个人微信号,也被更多孩子知道了,他们有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厌食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却愿意把内心的脆弱和伤痕毫不保留地展示给陈瑜。一位高一休息在家的男孩说,他是慢慢死心的;一位初三的女孩,小时候一直以为阿姨和司机才是妈妈和爸爸,从小带着她睡觉的阿姨回老家后,哭得很伤心;还有一位“学霸”,上高中时一度早上4点就起来学习,月经都受影响推迟了,她却觉得这样更好,否则会影响考试成绩……陈瑜带着心疼和更加沉重的心情,又完成了《少年发声》的“续集”《不被理解的少年:和15个与心理疾病斗争的孩子对谈实录》,她说:“孩子比我们想象的痛苦。”
陈瑜还在计划她的第三本书,是给那些孩子不想与之交谈的父母看的。她想在里面展现孩子们在思考什么问题,怎么看待世界。她觉得,有些思考已经达到很深刻、很高的维度,“现阶段的有些教育,配不上今天的孩子,真的不能小看孩子”。
她希望,通过“三部曲”写作,能让成年人的世界有所觉醒。
他们比我要高一点点
第一财经:《少年发声》和《 不被理解的少年》有个共同点,都是通过访谈,呈现了孩子们鲜活的个性、情感、想法。你怎么可以和他们一聊两三个小时,就像有些孩子说的,和大人从没有谈这么多?
陈瑜:首先,两本书里90%的孩子是主动来找我的,本身就带着倾诉欲。很多家长说孩子不愿意跟他们说话,是因为孩子真的不想。他们来找我,是愿意的,这是我们能对话的大前提。
第二,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我对他们真的好奇,真的想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感受,他们在思考什么。我对孩子们的好奇心,会激发他们更多的表述。
第三,也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不做或者少做评判。除非有孩子对分数和成绩的价值观有偏差,我会跳出来说两句。更多是通过问题推进对话,所以他们没有压力,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
第四,我会与他们共情。有的孩子和家长聊,他们觉得说了半天都不知道家长是不是理解我。但和我聊的时候,会觉得我一直跟他们“在一个频道”,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也觉得我是懂他们的,对话就能比较好地进行。
第一财经:从访谈中确实能明显看出你能与他们共情。是因为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相对客观,没有矮化他们吗?
陈瑜:我跟他们真的非常平等,不会因为我是咨询师,或者年纪比他们大很多,就小看他们。和他们对话时,我甚至会觉得他们比我要高一点点,因为他们告诉我的经历、他们的一些世界,是我不知道的,尤其是说到他们玩的一些东西,或者在研究的东西时,我会觉得那是我十来岁时完全不会去想、不会去做的。所以我跟他们聊的时候,内心是有敬佩的,觉得好了不起、好丰富或者好深刻。带着这种情绪,跟他们对话的大前提就非常平等,这样的感受可能也是有些孩子在和成年人交流中比较少的体验。
《少年发声》里,9岁的崽崽想把弟弟一脚踢飞,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很真实的表达,站在他是家里大孩子的角度,一直被大人要求保护弟弟,一直要谦让,其实内心是有很多愤怒的。可是很多家长就会说:“你不可以这么想,弟弟是你的弟弟,你要保护他!”这么一说,肯定对话就掐断了。绝大部分父母非常说教,孩子和家长没有话说,是他们觉得跟家长聊不下去。当你把对他们的好奇呈现出来时,孩子可以跟你说很多。所以我希望透过这样的对话,让父母看到真正与孩子聊天和沟通是什么样子,改变家长说教的沟通方式。
第一财经:《不被理解的少年》里,有个得了抑郁症的孩子想自杀,父母发现后赶紧送去医院,他觉得父母吓坏了的同时是在“演”,休学后班主任老师发短信关心,也觉得是“营业式的”。从这个案例是不是可以看出,孩子对大人的情绪其实很敏感,会影响他们之间的沟通?
陈瑜:这里面有一点,孩子非常敏锐,大人是演不了的,他们会很敏感地捕捉到你做事、说话的目的。比如在这个孩子看来,老师的关心,隐藏的目的是快点来读书。到底是关心我这个人现在是什么状态,还是透过问候,希望推动我去学校?孩子很清楚。
有时,家长觉得在关心、安慰,说了些漂亮话,但孩子是很清楚的。就像有些孩子休学了,他们会观察家长,看看爸爸妈妈到底是真的关心,还是有目的。确认好他们真的在乎的是我这个人,才会接受家长。
“学霸”家长可能更要施压
第一财经:说到父母和孩子交流,以前我看到家长反思,说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不会和孩子交流,孩子才出各种问题。但《不被理解的少年》里有些父母本身是“学霸”,学历很高,为什么孩子还是没法和他们交流?有个休学少年说,和妈妈聊人生的宽度和厚度,妈妈竟然说:“你怎么想这些?有些事情和你没关系的呀。”孩子当时就非常失望。
陈瑜:学历相对比较低的父母,可能会在见识上弱一些,对孩子知道的很多东西不一定了解,有时对话靠不到一起。但不代表这些孩子心理不健康,因为有些低学历的父母给到孩子底层的爱和安全感是充足的,这些孩子长大后照样可以发展得很好。
但我看到很多高学历的父母,自己社会成就也比较高,却没有非常稳定的自我,会人云亦云。比如别人都在“鸡娃”的时候也要加入,这样才安心,否则觉得孩子学习掉下去会后悔,而不是去鉴别“鸡娃”这件事情是否科学,是否对孩子长远有利。这种家长在价值观层面是唯分数论,对孩子要求也是成就层面的,成绩排名要高,“站在爸爸妈妈的肩膀上”要做得更好,实现更大的阶层跨越。对孩子来说,会觉得我就是家长的工具,或者很物质化的东西。孩子生而为人的部分,他们的情感需求、思想都没被看见,这就很惨——作为一个人,你只被要求去完成任务的话,怎么可能跟父母建立非常好的情感联系呢?
我之前做过一次线下的工作坊,招募了100个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心理情况做些基础的调查,把有相同情况的孩子放在一个组,同时也会了解家长学历。结果发现,参加那次活动的所有博士学历的家长,孩子都是抑郁症休学了,还有40%左右家长是硕士学历,我觉得非常可悲。有时候家长学历高了,说不定给孩子施加的压力更大。尤其父母是理工科的,他们本身工作方式就比较偏事务性。如果用这样的方式和头脑去对待孩子,孩子是感觉不到爱的。
哪怕有偏差,也是孩子真实的感受
第一财经:好些家长在孩子得了抑郁症后,第一反应是非常不理解,有人甚至会说:“我们小时候怎么没有这种病呢?”“你不缺吃少穿,凭什么抑郁啊?”从这个角度讲,现在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更难养?
陈瑜:现在的父母,小时候那个状态确实不容易抑郁,一是学业竞争压力比较小,二是有充沛的群体活动,上学跟同学一起玩,放学和邻居玩,都是很好的舒解压力的方式。
但今天的孩子,在学校有那么高的学习压力,放学后出来玩两三个小时的几乎没有。被大人接回家,或者去各种培训机构,家里询问最多的,也和成绩有关。很多家长在孩子做完作业后,还要给他们做课外练习,孩子一天到晚几乎都处于学习状态,心里如果郁积了很多东西,是没有什么机会排解的。你说孩子能不出问题吗?
第一财经:你觉得孩子对父母的描述是真实的,还是带着对父母的怨气有夸张?毕竟要是访谈父母,他们也会委屈和难受,觉得付出很多,孩子却出现心理问题了。
陈瑜:这个问题有两个角度。爸爸妈妈对孩子,无论时间还是精力的付出,是不是爱?我觉得是。但是对孩子来说,那不是我要的爱。还是那句话,孩子要的爱,是你真的是爱我这个人。现在家长付出那么多,是要我干嘛呢?要我付出分数,这是对我做投资,所以孩子感受到的爱,是有压力、有条件的爱。不然你看看那些陪孩子读书的妈妈,要是孩子不出分数,会不会骂孩子?
我们说要无条件地爱孩子,是指他不管什么情况、不管资质如何,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你就爱他。但今天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非常像投资者、经纪人,我给你把时间安排好,给你送东送西,给你规划,像你的人生顾问导师,独缺了无条件的爱。所以孩子也以自己的身心状况来告诉这些爸爸妈妈,你对我的爱不是我要的,甚至对我是有摧毁性的。
说到真实性,心理访谈跟做新闻不一样,新闻是通过各种采访尽可能还原事情真相,接近事实。心理访谈只看主观,哪怕家长感到好委屈,哪怕事件本身是存疑的,但那就是孩子感受到的心理世界,孩子的主观感受要高于事实本身。
更重要的是,有些家长看了孩子的讲述,觉得虽然有偏差,但他们会醒悟,会改变,这也是写《少年发声》和《不被理解的少年》的价值所在。
《不被理解的少年:和15个与心理疾病斗争的孩子对谈实录》
陈瑜 著
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2月版
《少年发声:孩子们倾吐的树洞》
陈瑜 著
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7月版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彭晓玲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相关阅读 马斯克吸过的“毒”又有新发现,研究称氯胺酮口服药可防抑郁症复发氯胺酮药片最大的特点是“缓释”,药物可以在10小时内将药物释放到人体内,这可以在提升疗效的同时,减少致幻、高血压、心跳加速或麻木等副作用。
06-25 20:04 当代教育是完全处于家长、社会监控之下的“生态箱”《一激到底》和《娇惯的心灵》两本书,共同关注了美国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心灵培养的问题。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06-20 22:12 收盘|三大股指集体收跌,科创次新股、教育板块逆势走强盘面上,PEEK材料、光刻机、光伏、锂电池、算力、虚拟电厂等跌幅居前;航运、煤炭、教育板块逆势走强,半导体概念股局部活跃。
06-20 15:12 暑期招生旺季来临,教育板块异动,头部机构营收有望修复中信建投认为,时值暑期招生旺季,头部机构加快线下网点扩张以及教师招聘为暑期储备产能,预计暑期报班需求强劲、有望支撑未来成长持续性。
06-20 14:26 过于强调竞争的教育,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非常可怕陈瑜的最新书《我为孩子打突围战》通过采访家长的视角配资炒股网,探讨了现代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问题。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06-13 22:5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专业配资实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