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楼和楼离得那么近/树和树也离得那么近/但太阳还是带着它的光辉落下去了/心灰意冷,没有丝毫歉意”。4月21日晚上,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还有AI根据诗歌内容完成的绘画五大配资炒股平台,以朗读诗歌《但愿人们相爱着》为开头,“我们还有诗”的首场听诗会在上海雍福会花园拉开帷幕。
暮春的夜晚依然寒意残留,花园里只有14摄氏度,不少人显然有备而来,专门带着轻薄羽绒服、羊毛大披肩。
“我们还有诗”听诗会,是由中国几十位诗人、诗歌爱好者与朗读者共同发起、打造的一个诗歌公益项目。诗人、活动发起者韩国强说,听诗会有独特的视觉和音乐呈现,强调听而非传统的朗读,不选名诗而让更多不为人知的好诗有机会流传,“这是一个充满实验性的诗歌品牌”。
好诗传播渠道很有限
“我们还有诗”的活动预告发出后,参与者的热情出乎韩国强预料。考虑到室外花园场地有限,最开始只计划放出100张免费预约的门票,名额很快就被抢光。微信公众号的后台,还有人不断追问如何才能参加,于是增加了几次门票发放,最后来了200人,包括诗人、读诗人、诗歌爱好者,以及上海几所高校诗社的年轻学子。
十多位读诗人朗读了20首诗歌作品,他们都是韩国强的朋友,从青葱时代就喜欢诗或者写诗,现在人到中年,事业有成,都非常乐意来参加听诗会的活动,有些人还为诗会举办提供各种帮助,令韩国强很感动。“几年前要是邀请他们来读诗,可能还没太大兴趣,那时每个人都在做发财梦。现在我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低欲望社会,未来会更多去享受一些以前浮躁年代里没时间关注的东西,包括纯文学,包括诗歌。”写了30多年诗的韩国强乐观地认为,诗歌的年代可能又回来了,“时代需要这样的东西”。
全程始终坐在中间安静聆听的赵女士,大学读的中文系,在外贸行业工作了很多年。行情好的时候有各种KPI考核,疫情三年又为是否被裁员焦虑,生活越来越“卷”,离文学也越来越远。但她说,在听诗会现场,可以不看手机,边欣赏屏幕里播放的AI绘画,边听诗和音乐,“是种简单的快乐”。
不过,与民间出现的诗歌热情相比,诗歌现状却有些尴尬。好的作品和诗人在不断涌现,但诗歌传播路径非常有限。诗歌圈内有些诗人也有自己的“山头”,不仅写作脱离大众,还只传播自己的诗,结果很多好诗都被埋没了。
韩国强的另一个身份是资深媒体人,他知道哪些作品有流传潜质,愿意把它们挖掘出来,用更大众的途径传播。他说,当代诗歌有适合阅读的文本诗歌,也有适合聆听的、可以朗读的诗歌,听诗会选取的诗就是后者。“大家觉得这首诗听得懂,理解得到里面的审美,能产生共情,就是好诗,会自发传播。海子、余秀华的很多作品都是通过大众,而不是通过诗歌圈子流传的。”
用沪语读诗嗲不嗲?
一说到读诗,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就是传统的诗歌朗诵会。韩国强经常参加各种诗歌朗诵会,他说,很多诗歌朗读都有很强的表演性质,朗读者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但无法真正走进听众的内心,“因为这样的朗读只是虚张声势,带来肤浅和苍白,不具有当代人的精神属性和审美属性”。
韩国强说,古诗词可以诵读,是因为本身就有音律。当代诗歌强调的是说,而不是唱;当代人的精神属性是内敛的,也是复杂的,因此读诗过程中传达的情感也应该是“冰山式”的。朗读者通过声音、节奏和呼吸的细微变化,传达诗歌语言背后的情感。这种语音语调其实很难掌控,稍有不慎,就又陷入传统诗歌朗读的窠臼,失去应有的沉静。
活动现场,朗读者高明用上海话,读了两首韩国强专门写的沪语诗歌,《一首叫东平路的诗》《小爱》。“昨日天,我路过东平路/马路边上厢,一个朋友拿出几张牌倒扣/叫牢我,忒我讲:请侬讲出生活的两面!/我发现/伊身廊厢,有得八生活浸泡了忒长辰光个/一股悲情/一种冷静”,“兄弟呵,有十年么看到侬了/辰光过得忒快/埃个我欢喜过个/叫小爱个小姑娘/侬埃记得伐”。高明身材高大、长发微卷,声音低沉、磁性而克制,现场配合着大提琴和钢琴的伴奏,还有花园水池中水流的撞击声,让人想起上海作家金宇澄在小说《繁花》中描写的诸多场景。“嗲伐?”朗读结束后,主持人简昉用上海话问。
韩国强说,今后的听诗会上,他还想做更多艺术探索。“中国大多数方言的工具属性很强,是市井的,不大具备书面语的表达功能,人的复杂情绪、终极关怀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要用方言表达都很难。所以我就想,能不能通过诗歌,带动上海话呈现出更多可能?就像许冠杰、林子祥那一代的香港歌手,通过流行音乐的形式,拓宽了粤语的边界一样。”
AI作画和诗歌表达相通
听诗会的视觉呈现也很独特。每首诗歌配合的画面,都是AI数字艺术家林榕和刘毅根据诗歌内容训练AI,与AI一起创作的视觉作品。
林榕对诗歌的理解是,诗人撇去语言的干扰,将各种意象和意境排列起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这和AI作画的本质有某种相同之处。“AI作画也是通过一些底层逻辑,把某些元素进行融合,再增加一些风格。”但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难点是如何用AI视觉来诠释诗句的内涵,呈现出诗歌里面的美。
一开始,他们尝试让AI理解全诗,但有些表达对AI来说很抽象,没法呈现,就改为选取某些诗句让AI单独理解。“需要把人的主观性和情感‘注入’给AI,也就是输入的关键词让AI能读懂,并得到反馈。”刘毅说,这也是密切关注AI发展的韩国强一直强调的,作品必须是人和AI的共创,而非单独机械拼接。对刘毅来说,AI是一种类似“电子颜料”或者更智能的绘图软件的中介。
刘毅说,AI绘画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度,无论是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i还是Open AI开发的DALL-E,都是基于先进算法和大型深度学习模型构建的。“这就相当于艺术大师完成了0到1的灵感铺垫,接下来我们在AI的帮助下,可以实现1到N的创作自由。”
“最后AI出来的有些想法是有点惊艳到我们的。”林榕印象很深的是诗歌《美的禁忌》里有这样一句:“我和我的灵魂,都应该毫无保留地/热爱这一切。然而它们却一起/伤害了我,轻易且持久,没有人为此道歉”。AI呈现的画面,是人跟自己的影子抱在一起,整个背景比较残破,由此体现对“伤害”的理解。有些诗中会出现一些自然现象,AI就用反重力原理来呈现,比如云朵躲在地上,水滴悬浮在半空。“这说明AI学习了当代艺术后,又重新组合。从艺术创作来讲,它已经能够get到里面的点了。”
林榕和刘毅均表示,这次AI与诗歌跨界的融合创作,对他们也是大胆尝试,为今后的创作构思打开一扇新大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彭晓玲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相关阅读 徐云程:善用 AI 的上市企业更有机会成为好公司 07-10 18:50 慧博调研任静:AI赋能上市公司投关,节本降费,高效合规 07-10 18:41 多模态大模型应用集中亮相,开启“AI+文创”新纪元如果将以视频生成技术为代表的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和自动驾驶来对标的话,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智象未来创始人梅涛指出,我们目前都处于L2的阶段,即目前还是致力于单镜头画面的生产并努力使画面的质量更加优化。
07-06 17:58 中金彭文生:2030年中国产业端AI市场规模约为9.4万亿人民币彭文生表示,中国AI算力层、模型层、应用层市场规模均有望快速增长。
07-05 16:34 谷歌因开发人工智能5年内碳排放激增近50%,AI是全球“净零”排放的天敌吗?谷歌和微软的数据显示五大配资炒股平台,由于扩建支持AI的数据中心,两家公司的2023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9年增加了48%,这引发了对人工智能在加速或拖累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问题的讨论。
07-04 18:2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专业配资实盘观点